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下面的经历向我证明,他们如何急切地搜寻并吸收诸如属于超越身体感官知觉记忆的那类知识。他们在探视我对天上事物所知的那些事时,快速地过了一遍,不停地说:“就是这么回事,正是这样。”因为当灵人靠近人时,他们会进入他的全部记忆,从中唤起适合他们的东西。事实上,我经常发现,他们翻阅记忆里的内容,就像翻阅一本书。这些灵人做起这种事来更熟练、更迅速,因为他们会跳过拖慢并限制内视,以至于使它迟缓的那类事物;如当视一切世俗和肉体事物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唯独爱这些事物时,它们就属这类事物。他们把思想集中在真实事物上;因为从世俗的累赘当中摆脱出来的这类事物会使心智上升,从而进入广阔的领域;而纯物质事物会把心智拖下来,同时限制并关闭它。另一个经历也清楚表明,他们急于获取知识,丰富他们的记忆。有一次,我正在写一些关于未来事件的东西,他们离得太远,以至于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把它们提取出来查看。由于我不愿当着他们的面读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极其愤慨,并且一反常态,想要辱骂我,说我是最坏的人之一等等。为表明他们的恼怒,他们就在我脑袋的右侧直到耳朵引发一种疼痛的收缩。但这些事并没有伤害到我。他们因做了坏事,反而把自己推得更远,不过很快又停下来,站着不走,因为他们想知道我写了什么。这就是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与人同在的灵人掌握他记忆里的一切事物(AC 5853, 5857, 5859-5860)。
8717.“所有大事,叫他们都要呈到你这里”表一切皆从神直接发出的真理而存在。这从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摩西是指直接从神发出的真理(参看7010, 7382节);“所有大事,叫他们都要呈到他这里”表示一切皆从这真理而存在。从字义来看,似乎一切都要被呈到神性真理那里;但由于一切皆从主经由从祂发出的真理而来,因为生命完全源于祂,所以在内义上的意思不是指呈到真理这里,而是来自这真理。此中情形犹如前面关于流注的说明(3721, 5119, 5259, 5779, 6322节),即:流注行进的方向不是从外层到内层,而是从内层到外层。原因在于,一切外层的形成都是为了服务于内层,正如工具因服务于它们的主因,离开主因的工具因是死因。要知道,内义上的事物照着它们的真正性质来呈现,而不是照着它们显现在字义上的性质来呈现。
此处这事的真正性质是,主通过从祂自己发出的真理掌管一切事物,直至最具体的事物,但不是像世上的国王那样来掌管,而是像天堂和宇宙之神那样来掌管。世上的国王只是总体上负责一个国家,而他的首席大臣和各级官员则负责具体事务。神不是这样,因为神看到万物,自永恒就知道万物,提供万物直到永远,并从祂自己使万物保持在自己的秩序中。由此明显可知,与世上的国王不同,主不仅对整体有全面的照顾,还对万物有一个具体和个别的照顾。祂对事物的调节直接通过从祂自己发出的神之真理,间接通过天堂实现。不过,通过天堂的间接调节也等同于祂的直接调解;因为凡从天堂来的,皆经由天堂从祂而来。天上的天使不仅知道这是真的,还在自己里面觉察到这一点。关于主对事物的神性调节,或祂的提供在一切事物中运作,无论总体上还是具体地,事实上在一切事物中的最具体方面运作,无论它在一个人看来与这一点似乎多么不同(参看4329, 5122e, 5904e, 6058, 6481-6487, 6490, 6491节)。
不过,这个主题很难进入任何人的思维观念,最难进入那些信靠自己的精明之人的思维观念;因为他们将所发生的有益于他们的一切事都归因于他们自己,将其余的事都归因于运气或机遇,很少将它们归因于神的旨意。因此,他们将所发生的事归因于死因,而不是归因于活因。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他们的确会说这是神所做的,甚至说没有什么事不是祂做的;但很少有人,几乎没有人从心里相信这一点。那些以为一切幸福在于世俗和肉体事物,也就是说,在于重要的地位和财富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们相信唯独这些才是神性祝福。因此,当他们看到许多坏人大量拥有这些东西,而好人却不怎么拥有时,就从心里弃绝并否认神的旨意在任何具体事物中;却没有想到,被神祝福意味着永远幸福快乐,主将那些短暂存留的事物(相对来说,世俗事物就是短暂的)仅仅视为获得永恒事物的手段。所以主也为那些在世期间接受祂怜悯的善人提供诸如有助于他们永生幸福的那类事物。祂将财富和重要职位赋予那些不会受其伤害的人,拒绝将财富和重要职位给那些会受其伤害的人。然而,对后者来说,他们在世期间,祂赋予他们因少数事物,而非重要职位和财富而欢乐,并且比那些拥有财富和重要职位的人更满足的能力。
1318.“现在他们想要做的一切事,就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表示除非他们的状态现在改变,这从下文清楚看出来。圣言的内义具有这种性质:它不断关注接下来的事,以及结论,尽管这在字义上并不那么明显。至于前面所描述的那种人,他们想要做的事,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除非他们的状态改变。不过,他们的状态确实改变了,这一事实从下文清楚看出来。思想做某事无非是意图,也就是目的。人所关注的目的永远无法被阻止,也就是改变,除非他的状态改变。因为目的是一个人的实际生命,如前所述。当状态改变时,目的也就改变了;而思维则随目的一道改变。至于发生在该教会成员当中的状态改变是何性质,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